Nagoya、Kobe、Himeji、Gifu、Awaji yumebutai

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おくりびと

今年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又在眾星奪獎激情瞬間落幕了。兩部清清淡淡的日本入圍作品竟能拔萃出類雙雙獲獎。

2月22日,在洛杉磯柯達劇場進行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代表日本角逐最佳外語片《送行者》(本木雅弘規劃·主演,瀧田洋二郎監督)和「つみきのいえ」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中文譯成回憶積木小屋)同時獲獎。日本媒體以「驚喜」報導這項榮耀。

以前日本有一部片名「葬禮」(1984年)也是很有趣的電影,是已故名導伊丹十三的作品,不過,這部點影沒有「蒲公英」這部受到國外的重視。

2001年的「9·11事件」以來,面對沒完沒了的戰爭與青年戰士之死的美國人的精神而言,欣賞這樣的電影說不定意外帶來療傷止痛的癒療效果。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金像獎的評審過程是「 美國電影產業團體和「美國影藝學院」 (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縮寫為AMPAS)採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
AMPAS目前約有6,000名會員,直到頒獎者發表以前,得獎人是完全保密的。所以相信這個選拔過程是非常具有公信力。這此的選拔結果,看來也像是美國社會大眾內心層面的反應。


《送行者》從奧斯卡鍍金回國的記者會上,滝田導演說 :
「抱得金人歸,簡直是奇蹟的逆轉勝。對於日本電影受到國際肯定,備感榮耀。」

該片原本在日本一月初已經下片,但是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後,日本簡直是舉國歡騰,因為睽違五年之久才能再入圍,所以日本於三月全國再度盛大聯映。

當《送行者》成為日本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電影後,在小金人的加持下,觀賞人數遽增,日本全國188家電影院同時上映中。

從24日到27日的四天當中,就湧進24萬5,000人次,票房収入達日幣2億7,138萬円。
自去年九月上映以來累計觀賞人數達304萬9,000人次,票房總收入達35億3,545萬円。

話說美國電影向來以砸銀子,華麗堆疊光彩奪目的寶藏,個人主義、遷徙自由、地位陞遷、追求(性慾和財富的)幸福、以及用暴力手段伸張正義的英雄等,大多數的片子是簡單可料的故事情節、眼花繚亂的視覺效果、很少需要用字幕的單字對白。

相對的,美國人對這部描寫「為死人送行」納棺師之質樸的職業,無味無素的電影,怎會有如此高的評價?也許是美國人處於金融危機時代,稍稍厭世的一種情緒蔓延的反應吧。



另外,在最佳短篇動畫的獎項上,由31歲的導演加藤久生執導的「回憶積木小屋」獲得,這也是日本作品首度獲該獎。

「回憶積木小屋」是12分鐘的短篇動畫,描述隨著海面的上升,老人住的家不斷地像積木一樣往上加蓋。老人孤獨面對地球暖化、家族的回憶、人生的年輪的問題...

這部短篇動畫像部默片,沒有對話、沒有台詞、沒有華麗出奇的演出,同樣只是淡淡地描繪氣候持續暖化下去的現狀。影片中隱隱飄逸著一種獨特的悲傷,若有似無又忽引忽現地散發屬於一種「明天過後」的警語。
是以,「回憶積木小屋」以一種簡單方式表達對地球環境關懷的動畫作品獲得了金像獎的殊榮。

對於這兩部樸素的日本電影作品雙雙獲獎,意味反映著美國社會大眾的心情縮影。
或著說,全球陷入金融危機的泥沼中,美國電影界本身是否也正在深深地咀嚼「CHANGE」的意義。


【送行者 劇情提要】

年齢問わず、高給保証!実質労働時間わずか。
旅のお手伝い。NKエージェント!!

沒有年齡限制!保證高薪!工作時數少!
誠徵旅行助理/NK代理店!!

「啊~這個廣告一定是誤植(typographical error)。不是"旅行助理",是安樂"旅程助理"。」

男主角大悟(本木雅弘飾)是位職業大提琴手,樂團也在不敵景氣蕭條下宣佈解散。

大悟手上拿著徵才廣告前來NK代理店應徵,社長佐佐木(山﨑努飾)向大悟說明他一輩子都未曾想過的工作內容。原來是【入殮】,將遺體放入棺木的納棺師。

回到家中,向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謊稱找到一份代理婚喪喜慶相關業務的工作。
瞞著妻子開始實習成為一名納棺師...



【送行者 電影花絮】

企劃·主演 : 本木雅弘
導 演 : 瀧田洋二郎

送行者,該片從開拍到完成,擔任男主角的本木雅弘功不可沒。
事實上,這部影片的題材構思,正是由本木在十幾年前提出的構想。
原來是本木參加了一場告別式,看到納棺師以神聖莊嚴的態度溫柔對待往生者,
使得本木對納棺師一職產生濃厚興趣,還向製作人提議:
「以納棺師的世界做電影題材如何?」
沒想到籌備了10年,到08年電影終於完成。

本木雅弘為做好角色,可說是下足苦工。
從未學過任何樂器的他,為了劇情需要,足足花了兩個多月時間苦練大提琴。
他說:「我是第一次接觸大提琴,超乎想像的困難啊!真的花了很多心思苦練才稍微有點樣子。」

為了演好禮儀式的角色,他在拍戲之前曾跟正牌納棺師學習,
後來為了將這個角色詮釋得更好,還到實際的入殮場合學習。

最後,連指導他的正牌納棺師師都說:
「你已夠資格當個很好的納棺師了。」如此賣力的演出,贏得各界好評,
日本媒體甚至以鹹魚翻身形容本木再創演藝事業高峰。


【也是蝴蝶效應】

「納棺師」是極致的服務業。
人走到生命的盡頭,無論死因為何,最後的表情是悲傷還是痛苦,「納棺師」都要設法讓亡者呈現出最美好的面容。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勇奪奧斯卡外語片獎,使「納棺師」這個神聖工作在日本突然大受矚目。
 
過去日本人家中有人過世,通常會請納棺師到家裡來為亡者打點後事。
隨著時代轉變,喪禮儀式逐漸簡化,有些地方已沒有專門的納棺師,
現代人大多將喪葬事宜交給葬儀社,納棺的工作自然也由葬儀社員工兼任。

傳統的納棺流程會替死者洗澡、洗頭,清理口腔並在口內放入含除臭藥劑的棉花,
用棉花塞住嘴、鼻、肛門等,較講究的還會注射矽膠等讓死者的臉看起來較豐潤,
接著是化妝、穿壽衣、將死者放置到棺木中封棺。

《送行者》片中,納棺師在家屬面前輕柔地為遺體從頭到腳清理每個部位,
之後要求家屬一一為死者擦臉,並對死者說出內心的話,
也會要求拿死者生前最喜歡的東西來為他送行。
例如,有先生拿出太太最喜歡的口紅為她擦上,
有孫女為完成祖母生前想穿襪套的心願,拿出襪套給祖母套上,
有的家人一一吻別亡者,
整個納棺儀式仿佛就像一齣齣溫馨感人的親情戲。

《送行者》得獎後,日本許多人打電話詢問如何成為納棺師,
在電影成功的推波助瀾下,讓這份職業再度受到世人的重視與肯定!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Bodies: The Exhibition

人体展と中国の人体闇市場 (ABCニュース20/20) (Part 1/2)

紐約州檢察總長2月14日發出傳票,調查正在由美國“第一展覽公司”(Premier Exhibitions)舉辦的“人體展覽”(Bodies: The Exhibition)。

此前,加州眾議院在1月通過法案禁止在加州舉辦“人體展覽”。美國廣播公司(ABC)2月15日晚在20/20專題節目中播出了中國利用死囚屍體製作塑化人體標本的實況調查。 福克斯、美聯社等媒體都對此作了報導。

近幾年來,在美國的大小城市都能看到來自中國的人體標本展的廣告。
由德國人哈根斯和其徒弟大連醫大隋鴻錦開創的塑化人體標本展先後在包括美國和中國的世界幾十個城市巡迴"走秀"。 參展人體標本全部來自中國。

“中國人體標本展”滿足了人的低層好奇心,使中美主辦者賺得盤滿缽滿。
與隋鴻錦合作的美國“第一展覽公司”已經在美國和其它國家展覽中賣出了至少3千5百萬張參觀票。
按平均每張20美元估算,收入高達7億美元,其中利潤的85%歸中方所有。

被剝了皮的中國男女老少標本,擺出各種怪異姿勢,肌肉、器官、血管赤裸裸外露,有的身體和腦殼像樹幹似的被切片,毫無藝術美感可言。
屍體標本在一般民眾面前除了產生噁心和毛骨聳然的恐懼外,根本起不到實質的“教育”效果。
而醫學院學生也不能藉塑化人體標本來得到第一手解剖實踐知識。

美國為何要禁止“中國人體標本展覽”?
美國當然不會特意立法禁止中國自我作踐的行為。 美國也並不從法律上考量展覽的“藝術”或“科普”真偽。 美國甚至也不在意展覽的商業獲利多寡。 美國在乎的是人權,是超國界的普世人權,是獲取人體標本的過程是否侵犯了人權。

這裡,美國對人權的重視充分體現在把人權看作是一個非種族的跨國概念。
在美國看來,非法人體器官交易的犯罪性質與被侵權者是否是中國人的國籍標誌無關。
人對死後身體的處置權是其人權的延伸,不得踐踏。

《權利法案》即美國憲法第一至第十條憲法修正案,保障了最基本的人權。
其中第五修正案規定,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為而兩次遭受生命或身體的危害等基本原則。
美國嚴格遵守《日內瓦公約》1977年補充條約規定,即對失去人身自由的人,無論本人同意與否,均不可對其身體肢解、進行醫學或科學實驗或器官移植。

1984年《國家器官移植法案》和1987年《統一器官贈送法案》進一步明文禁止人體器官買賣。
根據這些法律原則,“中國人體標本展”至少在四方面存在非法嫌疑。

首先,屍體的來源不清。 所有屍體標本只有間接的英文說明,沒有死者或家屬的捐贈證明或任何直接證明死者身份的文件。
考慮到中國每年大量處決犯人的事實,美方對人體標本來源合法性產生懷疑。

其次,美國主辦方和來自中國的說詞模糊不清,相互推諉。
美主辦方聲稱屍體來自大連醫大所屬生物塑化研究室,但大連醫大校長斷然否認學校曾向任何公司提供公開展示的屍體。
根據ABC記者在大連的實地調查和採訪,所謂大連醫大生物塑化研究室工作只是離大連醫大幾十公里郊外的一所破破爛爛的倉庫。 明明進入美國海關的是人體標本,但報關表上寫的只是“塑化模型”。

再者,中國使用死刑犯屍體是不爭的事實。
除了大量報導外,曾經為大連醫大隋鴻錦工作過的僱員證實,至少有三分之一經他處理的的屍體來自被處決的死刑犯。
而人體塑化工藝發明者哈根斯本人承認曾收到被處決的犯人屍體,而且在展覽會上也發現並退回過有彈孔的標本。 曾經為哈根斯工作過的僱員證實曾到各醫院收購“無主”屍體,並提供多張醫務人員處理未解綁死刑犯屍體的照片。

最後,貢獻死後身體違背中國傳統習俗。 提出禁止人體器官展覽法案的加州華裔議員馬世云認為,中國很少有人會自願捐出器官和遺體,因為中國人希望死有全屍,完整下葬。 “作為一個華裔,我根本不能相信哪家人會同意讓自己的親人作這種展覽。皮膚被剝掉,器官一覽無遺,就這樣擺在那裡供人觀賞。”

如果屍體確實來源於自願捐贈者,是否就不存在人權問題了呢? 否。 純商業性的展覽完全違背了捐贈者貢獻醫學或救助他人的本意。 同時,抹去人體所有個性特徵(剝皮等)的塑化過程是把人性物化和豬狗化的產業過程,不但對死者是最大的褻瀆,對親人家屬的祭奠和追思也是最大的愚弄。

興旺發達的“中國死人生意”和怪誕的“中國人體標本展”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主要是組辦者取得了中國政府各部門的通行證,甚至合作與配合。
表面上中共也有法律和文件規範了摘取死囚犯器官的問題,但事實上中國自2006年已成為全世界名列第二的器官移植的大國。
中國衛生部長承認絕大多數器官來自於死囚犯。 中國每年處死數千囚犯,同時有大量的法輪功學員失踪,醫院系統和人體塑化商又都號稱有充足的屍體來源,這說明中國非法利用人體器官和屍體存在著深不見底的黑洞。

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憂鬱與經濟

哀莫大於心死,這句話用來形容美國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華爾街的投機客可謂恰如其分,因為比傾家蕩產更可怕的是人們的悲觀沮喪的情緒。

有數據顯示,這場金融危機不僅嚴重打擊直接參與投資行為的美國成年人,而且引發了眾多美國青少年的心理恐慌。

據去年10月3日公佈的一項針對500名美國青少年所作的調查結果顯示,70%的受訪者害怕金融危機將對其家庭造成近在咫尺的負面影響。

去年全球經濟陷入蕭條直接影像到人的身心,最近投資人都瀰漫著一股悲觀失望的情緒。經濟的depression與情緒的depression,乍看之下很難連想在一起,不過這只是宏觀與微觀的差異,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兩者以同樣的機制起作用,研究結果發現兩者對社會皆帶來經濟上相當的損失。所以如何解開這個機制之謎,將能找出對策有效掌握經濟的損失。

【經氣蕭條帶來不安的連鎖反應】

話說美國的次級房貸所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許多人擔心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否重演,實際上也有人認為已經發生了。

舉個實際的數據,譬如汽車銷售數量。2008年10月的汽車銷售數量,美國比起前一年同月減少36.7%,日本比前一年同月大幅減少27.3%。

問題是汽車銷售數量突然劇減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是汽車製造商沒有減產,那問題一定在消費者身上。

難道是消費者的財富減少了嗎?好像又不是。
姑且不論美國的狀況,單就日本的汽車市場,沒有證據證明分期付款的客戶信用調查變苛,此外,至少到2008年11月為止,日本國民所得只減少一點點。

所以由此可以推論在那個時刻,無論用現金或分期付款,消費者都有買車的能力,但是在某種氣氛下開始緊縮口袋。
但是居於什麼理由,什麼樣的不安,讓消費者口袋緊縮呢?

不安來自"所得減少",來自是否會"被裁員",於是消費者減少消費,整個經濟環境的需求減少。需求一減少,產生供需失衡的問題。供需一失衡,工廠裁減員工,閒置的生產線也相對增加。

凱恩斯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之所以存在失業和蕭條,就是由於這些心理因素互相作用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而危機的爆發則主要由於對投資的未來收益缺乏信心,引起資本邊際效率"突然崩潰"的結果。

當空穴來風的不安氣氛越來用沈重而逐漸"幻化成真",對於本來就抱著的不安情緒人,就越來越篤定前景的不安,然後就更加降低消費意願。供需失衡的現象愈演愈烈,於是大量員工被解雇。總之,不安的惡性循環模式越來越明顯。

在現實生活中,人有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消費,民生消費有其下限。換句話說,惡性循環不可能持續下去。

麻煩的是投資的部份。
企業投資如果無法創造銷售成績,就會減少投資金額。於是裁員以求降低薪資支出成本,結果受薪者真的丟了工作,原來的預期的不安心理,惡夢成真。

但是投資畢竟與消費不同,它並不沒有下限的問題,所以不安的預期心理導致投資意願跌入無底深淵。回顧去年9月15日的「雷曼衝擊」,導致投資市場萎縮與市場混亂,就是明顯的例子。

重點是無論消費或投資,參與者不安的預期心理作祟下,反而促成"自我實現"了不安的預期。換句話說,原來不見得會發生的危機,就是因為在自己預期心理作用下讓它成真了。

如果大家不去想收入是不是減少,是不是會被裁員的問題,一如往常繼續消費,那麼企業對未來景氣也不會抱著悲觀的態度,按照計畫持續投資,不會裁員,景氣也就不會一路下滑。


【我們唯一應該懼怕事情就是恐懼本身】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在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候,臨危受職,1933年3月4日,羅斯福開始擔任美國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我們唯一應該懼怕事情就是恐懼本身」。他幫助美國人重新獲得了自信。他所承諾的採取迅速、有力的行動,他給美國人帶來了希望。執政後,他以“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並因此而獲得了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

各國面對此次的金融危機,無法再像以前一樣,靠無止境的財政擴張就可應付的來。因為各國的財政赤字若持續擴大,將導致財政破產。因此找出新的經濟對策勢在必行,如何從不安和恐慌的心理層面著手,不失為解決經濟問題的新方法。

【經濟行為的理性與感性】

從原始時代到近代為止,人往往致力於理智的表現,也正因如此才達到今天物質文明的繁榮結果。因此,到現在為止的經濟學,認為人們在買賣股票的時候,完全基於【極‧為‧理‧智‧的‧判‧斷】。

可是,從最新的腦科學,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類無論如何理性,絕對無法向理性一邊倒,唯有理性(IQ=智商)和感情(EQ=感情指數)的平衡狀態下才能存活下去。

從心理學角度研究經濟學,這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心理學家卡尼曼(Kahneman)帶給人們的『前景理論』新方向。

這是新經濟學對微觀經濟學很重要的一個內容---風險決策理論的修正。傳統的經濟學是一個規範性的經濟學,也就是教育人們應該怎樣做。而受心理學影響,經濟學更應該是描述性的,它主要描述人們事實上是怎樣做的。

其中前景理論是一個最有力的描述性理論。概括來說,前景理論有以下三個基本原理

(a)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的時候是風險規避的
(b)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的時候是風險偏愛的
(c)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


譬如在股票投資上,知道其中一檔股票要先損失1,000萬元之後才能回收1,010萬(結果就是賺了10萬),另一檔是預測可獲利5萬的股票,投資人到底會選哪一檔?如果以理性考量,選擇獲利10萬的股票才是是正確的選擇。但是,要戰勝1,000萬虧損風險的恐怖負擔,大部分的人都無法不受感情的控制。

人類的腦,有時是理性的,但是大部分又被感情所控制,這就是來自神經經濟學的訊息。然而,感情是如何產生的?又怎樣做才能控制感情?


【誤解連連的心理感覺】

感情是知識和見識的累積,屬於精神醫學和臨床心理學,屬於被稱為"認知療法"的最新精神療法的領域。

認知療法的理論基礎,認為對事情的看法(認知)決定感情和行動。在這裡所說的認知,如果用「思考」「頭中的聲音」,「心中的滴咕」來表現,應該更容易懂。

認知療法的基本想法,是起源於古代希臘哲學家Epictetus(愛比克泰德)。「我們不是因為發生的事情而攪亂情緒,而是因自己對於發生的事情所持有的想法而攪亂情緒的」。

其實,並沒有因外部的狀況直接造成恐慌,也沒有在恐慌驅使下的行動。而是腦中的聲音和心中的滴咕引起恐慌心理。如果腦中浮現負面思考,只要不去採信它,那麼否定的感情和不恰當的行動也不會發生。反之,行動就會跟著感覺走。

譬如,聽到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破產的新聞時,也許真的有很多人開始感到恐慌和不安。譬如,「事態嚴重,自己說不定會丟掉飯碗。到時候怎麼活下去」於是心中開始胡思亂想。


【恐慌群眾聚集的能量不可小覷】

發生在1973年的豐川信用金庫擠兌事件。那是因爲一群高中女生在上學途中偶爾聽到有關豐川信用庫的不利之言,而輾轉相傳所導致的混亂局面。

當時,位於愛知縣的豐川信用金庫即將倒閉的謠言滿天飛,甚至傳出信用金庫的理事長自殺了的謠言。結果造成存戶蜂擁擠兌的現象。

當時豐川信用金庫的經營狀態正常,但是現金大部分都轉借出去,沒有足夠的現金供應異常提領。因這個緣故,儘管銀行經營健全,也是陷入了倒閉的危機。

後來被謠傳自殺了的理事長出面澄清,同時在經濟部(大藏省)和日本銀行的掛保證下,存戶才慢慢了解到是自己想太多,恐慌心裡逐漸雲消霧散,才保住了信用金庫。

從這個例子看出,人總是活在不斷的誤解中。如果整個社會群體的IQ和EQ失衡狀態積蓄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時,就會引發經濟的恐慌。


【沮喪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假如恐慌瞬間帶來社會莫大經濟的損失是一種急性疾病,那麼個人沮喪所累積的經濟損失就叫做慢性疾病。所以英語的不景氣和沮喪都是同一個單字「Depression」。

眾所週知,日本自從經濟泡沫化以來,出現連續十年超過三萬人自殺的紀錄,在先進開發國家中名列前茅。很多自殺者不是患了憂鬱症,就是對未來的前途感到茫然與絕望。職場憂鬱症正蔓延,成了公司成長的絆腳石。

那麼平常被大家忽略的這個因沮喪情緒導致憂鬱症,到底造成經濟上的多少損失?根據經濟學者的理查德在倫敦經濟學校(LSE)的研究,估算憂鬱和慢性不安所產生的經濟損失是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左右。


【IQ極端重視的企業經營】

以前的日本社會,承襲「以合為貴」的傳統,重視人際關係的相處,也就是EQ的重視。因此領導人的條件,首重溝通技術與協調技巧。

但是來到經濟高度成長期,經濟泡沫化之前的日本,許多企業擁有非常協調的IQ和EQ。日本式經營獲得國際美譽,一時被視為高生產高效率的經營典範。

公司職員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工作。對經營者來說,公司的職員是個「寶」,對員工來說「公司是家族」,資方與勞方一起克服困難達成夢想。所以當時很少聽到員工得了憂鬱症。

譬如本田「The Power of Dreams」,希望為了自己的夢奉獻給公司,豐田汽車的「kaizen」(改善)重視個人的幹勁。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精神,於是連續開發出革命性的產品。

可是後來鐘擺漸漸往EQ(感情指數)的方向移動,當被「Japan is Number one」這句讚美之詞沖昏了頭,日本企業忽略IQ的中要性,忘記持續學習新的東西,於是經濟的泡沫化就悄悄來敲門。

受到經濟泡沫化的教訓後,矯枉過正,重IQ而輕EQ。泡沫經濟後,日本企業喪失了自信,積極引進歐美易懂的「效率化」,「成果主義」掛帥,IQ和EQ又再度失衡。過度重視競賽型,分析型,問題解決型的才智(IQ),以為這些才是提高業績的特效藥。

「成果主義」這劑猛藥下去的結果,現在很多日本職場的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狀態之壞前所未有,因心理問題而停職者不斷增加,這10年內,自殺者每年超過3萬人。

如此看來,因不安的心理因素引起的經濟恐慌,沮喪憂鬱帶來巨額的經濟損失,有待與經濟學與心理學攜手共同解決問題。

##HID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