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於心死,這句話用來形容美國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華爾街的投機客可謂恰如其分,因為比傾家蕩產更可怕的是人們的悲觀沮喪的情緒。
有數據顯示,這場金融危機不僅嚴重打擊直接參與投資行為的美國成年人,而且引發了眾多美國青少年的心理恐慌。
據去年10月3日公佈的一項針對500名美國青少年所作的調查結果顯示,70%的受訪者害怕金融危機將對其家庭造成近在咫尺的負面影響。
去年全球經濟陷入蕭條直接影像到人的身心,最近投資人都瀰漫著一股悲觀失望的情緒。經濟的depression與情緒的depression,乍看之下很難連想在一起,不過這只是宏觀與微觀的差異,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兩者以同樣的機制起作用,研究結果發現兩者對社會皆帶來經濟上相當的損失。所以如何解開這個機制之謎,將能找出對策有效掌握經濟的損失。
【經氣蕭條帶來不安的連鎖反應】
話說美國的次級房貸所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許多人擔心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否重演,實際上也有人認為已經發生了。
舉個實際的數據,譬如汽車銷售數量。2008年10月的汽車銷售數量,美國比起前一年同月減少36.7%,日本比前一年同月大幅減少27.3%。
問題是汽車銷售數量突然劇減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是汽車製造商沒有減產,那問題一定在消費者身上。
難道是消費者的財富減少了嗎?好像又不是。
姑且不論美國的狀況,單就日本的汽車市場,沒有證據證明分期付款的客戶信用調查變苛,此外,至少到2008年11月為止,日本國民所得只減少一點點。
所以由此可以推論在那個時刻,無論用現金或分期付款,消費者都有買車的能力,但是在某種氣氛下開始緊縮口袋。
但是居於什麼理由,什麼樣的不安,讓消費者口袋緊縮呢?
不安來自"所得減少",來自是否會"被裁員",於是消費者減少消費,整個經濟環境的需求減少。需求一減少,產生供需失衡的問題。供需一失衡,工廠裁減員工,閒置的生產線也相對增加。
凱恩斯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之所以存在失業和蕭條,就是由於這些心理因素互相作用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而危機的爆發則主要由於對投資的未來收益缺乏信心,引起資本邊際效率"突然崩潰"的結果。
當空穴來風的不安氣氛越來用沈重而逐漸"幻化成真",對於本來就抱著的不安情緒人,就越來越篤定前景的不安,然後就更加降低消費意願。供需失衡的現象愈演愈烈,於是大量員工被解雇。總之,不安的惡性循環模式越來越明顯。
在現實生活中,人有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消費,民生消費有其下限。換句話說,惡性循環不可能持續下去。
麻煩的是投資的部份。
企業投資如果無法創造銷售成績,就會減少投資金額。於是裁員以求降低薪資支出成本,結果受薪者真的丟了工作,原來的預期的不安心理,惡夢成真。
但是投資畢竟與消費不同,它並不沒有下限的問題,所以不安的預期心理導致投資意願跌入無底深淵。回顧去年9月15日的「雷曼衝擊」,導致投資市場萎縮與市場混亂,就是明顯的例子。
重點是無論消費或投資,參與者不安的預期心理作祟下,反而促成"自我實現"了不安的預期。換句話說,原來不見得會發生的危機,就是因為在自己預期心理作用下讓它成真了。
如果大家不去想收入是不是減少,是不是會被裁員的問題,一如往常繼續消費,那麼企業對未來景氣也不會抱著悲觀的態度,按照計畫持續投資,不會裁員,景氣也就不會一路下滑。
【我們唯一應該懼怕事情就是恐懼本身】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在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候,臨危受職,1933年3月4日,羅斯福開始擔任美國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我們唯一應該懼怕事情就是恐懼本身」。他幫助美國人重新獲得了自信。他所承諾的採取迅速、有力的行動,他給美國人帶來了希望。執政後,他以“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並因此而獲得了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
各國面對此次的金融危機,無法再像以前一樣,靠無止境的財政擴張就可應付的來。因為各國的財政赤字若持續擴大,將導致財政破產。因此找出新的經濟對策勢在必行,如何從不安和恐慌的心理層面著手,不失為解決經濟問題的新方法。
【經濟行為的理性與感性】
從原始時代到近代為止,人往往致力於理智的表現,也正因如此才達到今天物質文明的繁榮結果。因此,到現在為止的經濟學,認為人們在買賣股票的時候,完全基於【極‧為‧理‧智‧的‧判‧斷】。
可是,從最新的腦科學,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類無論如何理性,絕對無法向理性一邊倒,唯有理性(IQ=智商)和感情(EQ=感情指數)的平衡狀態下才能存活下去。
從心理學角度研究經濟學,這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心理學家卡尼曼(Kahneman)帶給人們的『前景理論』新方向。
這是新經濟學對微觀經濟學很重要的一個內容---風險決策理論的修正。傳統的經濟學是一個規範性的經濟學,也就是教育人們應該怎樣做。而受心理學影響,經濟學更應該是描述性的,它主要描述人們事實上是怎樣做的。
其中前景理論是一個最有力的描述性理論。概括來說,前景理論有以下三個基本原理
(a)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的時候是風險規避的
(b)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的時候是風險偏愛的
(c)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
譬如在股票投資上,知道其中一檔股票要先損失1,000萬元之後才能回收1,010萬(結果就是賺了10萬),另一檔是預測可獲利5萬的股票,投資人到底會選哪一檔?如果以理性考量,選擇獲利10萬的股票才是是正確的選擇。但是,要戰勝1,000萬虧損風險的恐怖負擔,大部分的人都無法不受感情的控制。
人類的腦,有時是理性的,但是大部分又被感情所控制,這就是來自神經經濟學的訊息。然而,感情是如何產生的?又怎樣做才能控制感情?
【誤解連連的心理感覺】
感情是知識和見識的累積,屬於精神醫學和臨床心理學,屬於被稱為"認知療法"的最新精神療法的領域。
認知療法的理論基礎,認為對事情的看法(認知)決定感情和行動。在這裡所說的認知,如果用「思考」「頭中的聲音」,「心中的滴咕」來表現,應該更容易懂。
認知療法的基本想法,是起源於古代希臘哲學家Epictetus(愛比克泰德)。「我們不是因為發生的事情而攪亂情緒,而是因自己對於發生的事情所持有的想法而攪亂情緒的」。
其實,並沒有因外部的狀況直接造成恐慌,也沒有在恐慌驅使下的行動。而是腦中的聲音和心中的滴咕引起恐慌心理。如果腦中浮現負面思考,只要不去採信它,那麼否定的感情和不恰當的行動也不會發生。反之,行動就會跟著感覺走。
譬如,聽到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破產的新聞時,也許真的有很多人開始感到恐慌和不安。譬如,「事態嚴重,自己說不定會丟掉飯碗。到時候怎麼活下去」於是心中開始胡思亂想。
【恐慌群眾聚集的能量不可小覷】
發生在1973年的豐川信用金庫擠兌事件。那是因爲一群高中女生在上學途中偶爾聽到有關豐川信用庫的不利之言,而輾轉相傳所導致的混亂局面。
當時,位於愛知縣的豐川信用金庫即將倒閉的謠言滿天飛,甚至傳出信用金庫的理事長自殺了的謠言。結果造成存戶蜂擁擠兌的現象。
當時豐川信用金庫的經營狀態正常,但是現金大部分都轉借出去,沒有足夠的現金供應異常提領。因這個緣故,儘管銀行經營健全,也是陷入了倒閉的危機。
後來被謠傳自殺了的理事長出面澄清,同時在經濟部(大藏省)和日本銀行的掛保證下,存戶才慢慢了解到是自己想太多,恐慌心裡逐漸雲消霧散,才保住了信用金庫。
從這個例子看出,人總是活在不斷的誤解中。如果整個社會群體的IQ和EQ失衡狀態積蓄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時,就會引發經濟的恐慌。
【沮喪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假如恐慌瞬間帶來社會莫大經濟的損失是一種急性疾病,那麼個人沮喪所累積的經濟損失就叫做慢性疾病。所以英語的不景氣和沮喪都是同一個單字「Depression」。
眾所週知,日本自從經濟泡沫化以來,出現連續十年超過三萬人自殺的紀錄,在先進開發國家中名列前茅。很多自殺者不是患了憂鬱症,就是對未來的前途感到茫然與絕望。職場憂鬱症正蔓延,成了公司成長的絆腳石。
那麼平常被大家忽略的這個因沮喪情緒導致憂鬱症,到底造成經濟上的多少損失?根據經濟學者的理查德在倫敦經濟學校(LSE)的研究,估算憂鬱和慢性不安所產生的經濟損失是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左右。
【IQ極端重視的企業經營】
以前的日本社會,承襲「以合為貴」的傳統,重視人際關係的相處,也就是EQ的重視。因此領導人的條件,首重溝通技術與協調技巧。
但是來到經濟高度成長期,經濟泡沫化之前的日本,許多企業擁有非常協調的IQ和EQ。日本式經營獲得國際美譽,一時被視為高生產高效率的經營典範。
公司職員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工作。對經營者來說,公司的職員是個「寶」,對員工來說「公司是家族」,資方與勞方一起克服困難達成夢想。所以當時很少聽到員工得了憂鬱症。
譬如本田「The Power of Dreams」,希望為了自己的夢奉獻給公司,豐田汽車的「kaizen」(改善)重視個人的幹勁。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精神,於是連續開發出革命性的產品。
可是後來鐘擺漸漸往EQ(感情指數)的方向移動,當被「Japan is Number one」這句讚美之詞沖昏了頭,日本企業忽略IQ的中要性,忘記持續學習新的東西,於是經濟的泡沫化就悄悄來敲門。
受到經濟泡沫化的教訓後,矯枉過正,重IQ而輕EQ。泡沫經濟後,日本企業喪失了自信,積極引進歐美易懂的「效率化」,「成果主義」掛帥,IQ和EQ又再度失衡。過度重視競賽型,分析型,問題解決型的才智(IQ),以為這些才是提高業績的特效藥。
「成果主義」這劑猛藥下去的結果,現在很多日本職場的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狀態之壞前所未有,因心理問題而停職者不斷增加,這10年內,自殺者每年超過3萬人。
如此看來,因不安的心理因素引起的經濟恐慌,沮喪憂鬱帶來巨額的經濟損失,有待與經濟學與心理學攜手共同解決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