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goya、Kobe、Himeji、Gifu、Awaji yumebutai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史上最烏龍民調

1948年大選杜魯門擊敗杜威,杜魯門手上高舉《芝加哥論壇報》提前用「杜威擊敗杜魯門」做為頭版的標題新聞,成為史上最經典的新聞照片之一。

1948年美國總統大選前的民意調查表明杜威幾乎必獲大勝。
1948年《紐約郵報》寫道:「民主黨應該立即承認敗給了杜威,並省下進行選戰活動的資金。」《生活》雜誌刊登了杜威照片,照片下面寫著「下屆美國總統」。
這年夏,蔣介石秘密將一筆巨額資金交給杜威當競選經費,杜威對蔣氏此舉表示十分感激。
選舉前一天,蓋洛普民意測驗預測,杜威會贏得49.5%的選票。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提前用「杜威擊敗杜魯門」(Dewey Defeats Truman)做為頭版的標題新聞,但在稍後公布的總統選舉結果中,卻是杜魯門擊敗杜威,杜魯門拿下28個州,獲得303張選舉人票。
(以上內容摘自wiki)

”杜威擊敗杜魯門!”。〔芝加哥論壇報〕猜錯了!蔣介石也押錯了寶


關於民調e代誌,雜誌界的狗咬狗一嘴毛

「民調滿天飛,玩法一大堆」
「民調是真實的謊言嗎?」
「調查方法失嚴謹,學者大搖頭」
「量化、質化並用,結果見仁見智」
「反映民意向背,衝擊藍營選情」
民調準不準,很多眉角可以玩

針對新新聞週刊1229期(2010年9月23~9月29日)封面故事,《天下雜誌》調查說明。



民主國家只要有選舉,媒體就少不了要做民調,
無論是以嚴謹的科學方法得到的數據,還是別有居心刻意操弄出來的結果,
做出的民調數據對不同的選民產生不同的效應,
換句話說,選民在看過民調數據後,可能會改變投票對象,
所以問民調準不準,就如同問某支股票會不會漲一樣茫。


~民調對選舉結果所產生可能的效應~

「錦上添花」效應 or「雪中送炭」效應

立委選舉採用多名額選區單記比較多數當選制。
當選民發現自己鍾意的候選人處於民調領先位置、自己這一票可能只是「錦上添花」、作用不大時,就會自覺改變投票意向,把自己這一票投向同黨的其他處於當選邊緣的候選人,以使選票發揮「雪中送炭」的作用。結果,預期民調最高的候選人,可能會因其支持者紛紛改變投票意向而意外落選,形成所謂「丁守中現象」初選第一、民調第一、評鑑最優,卻差九十六票而落選。因此造成丁守中心中至深的痛,在下次選舉時呼籲民調不可靠 您的一票最重要


【沈默螺旋效應 spiral of Silence】






「沉默螺旋理論」是由德國傳播學者諾爾、紐曼(Noelle-Neumann)於1970年提出。
她觀察德國選舉時,當人們發現自己的想法與環境不同時,會產生一種「趨同」的行為,而逐漸保持沉默,甚至放棄自己原本的想法,趨向主流意見。

「沉默螺旋理論」定義為組織中如果存在主流意見,當人們發現自己的意見與主流意見不同時,因為害怕被孤立,便會選擇隱藏自己的意見,並保持沉默。最後支持主流意見的聲音會愈來愈大,而弱勢意見的聲音逐漸消失,這就是所謂的螺旋效果。

沉默如同游渦般,把許多弱勢意見的聲音,沉入海底,但這只是大多數人沒有太堅持自己的意見,所以「趨同」現象讓多數人接受了主流意見的主張。

「沉默螺旋理論」反應在民調結果,就是選民放棄原先支持的民調較低的候選人,改投民調較高的候選人的「趨同」現象。



【樂隊花車效應 bandwagon effect】



從眾效應又被稱為「樂隊花車效應」,也就是在花車大遊行中搭載樂隊的花車。
參加者只要跳上了這台樂隊花車,就能夠輕鬆地享受遊行中的音樂,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中的片語「jumping on the bandwagon」(跳上樂隊花車)就代表了「進入主流」。

西瓜偎大邊的從眾效應是指人們經常受到多數人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常被稱為「羊群效應」。

選舉中有所謂「西瓜偎大邊」或稱「騎牆派」者,他們不是根據信念、理想而投票,而是對決雙方的氣勢,甲氣勢高則投甲,乙氣勢高則投乙。所謂中立媒體、機構所公佈的民調就成了此類選民判斷雙方氣勢高低的依據。

從眾效應的例子在選舉中屢見不爽。
一些選民發現自己的原先屬意的候選人民調落後可能當選無望時,為了不使自己這一票不至於白白浪費,可能會放棄原先中意的候選人,轉為全力保其他候選人過關,也即所謂的“棄保”。
結果,原先民調較弱的一方,變得更弱,遠低於其應有的支持度。
譬如2000年總統大選時的“棄連保宋”。


【敗犬效應 underdog effect】

有些選民懷抱「同情弱者」的心理,所以相反地會支持弱者,稱為「敗犬效應」。
所以有一些候選人採取「哀兵戰術」,在選前調低民調,宣揚「選情告急」,以期激發支持者的危機意識,踴躍投票。


操弄民調數字左右選情,可說是台灣媒體的「業務」之一。
前述各種民調效應中,尤以「西瓜偎大邊」效應最容易發酵,
所以(藍營)媒體為特定政黨或候選人營造全面大勝的假象,一方面可助長支持候選人的聲勢,另一方面更可挫敵營的銳氣。
反正閱聽大眾也不會唾棄民調不準的媒體,於是當選情越是告急,民調數據就是吹越大。



The Only Poll That Matters Is On Election Day
所有的民意調查,唯一有意義的是,選舉當天開票的結果。

民調真的不可靠,您的一票最重要!

沒有留言:

##HID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