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中國人被討厭的理由
■ 中國人素行不良?還是當地社會治安問題?
•2009年,中國公民出境人數預計突破5000萬人次。
•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對中國公民和企業的排斥情緒。
在阿爾及利亞,中國商人與當地居民的口角最終演變為對中國商舖的砸搶。
•「東突恐怖組織」號召全球襲擊中國目標,所幸目前還沒有惡性事件發生。
•在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地,針對外國人的種族主義攻擊,已經造成數名中國公民受傷,甚至被謀殺。
根據2009年度中國人海外安全報告,回顧2009年,並沒有大規模的中國公民群死群傷型惡性海外安全事件發生。
不過,海外的中國人依然幾乎遭遇了所有類型的安全事件,包括政治動盪、種族衝突、恐怖襲擊 、自然災害、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等等。
根據上述報告,近幾年隨著中國人出境人數的急增,在海外發生糾紛演變成政治問題的案例也顯著增加。
這到底是中國人素行不良?還是當地社會治安問題?
■ 中國被討厭的七點理由 :
拓植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客員教授 黃文雄先生早就列出中國被討厭的七點理由如下:
1.自己中心 (自我本位)
2.ご都合主義 (機會主義)
3.独善 (固執己見)
4.責任転嫁(推卸責任)
5.人間不信(不信任人)
6.土匪国家
7.危険な「友好」
中国が嫌われる七つの理由
■ 不尊重當地文化的中國人
出境海外各地的中國人的共通性就是「不尊重當地的文化」。
綜合最近的報道,可歸納出中國人出境海外幾個典型性的模式。
●在國外糾紛發生時,大多數的案例是中國人自己所引起的。
●在海外投資的中國人,從員工到衛生紙、速食麵等,全部從中國帶進來,完全不考慮雇用當地人力,也不打算購買當地的產品。
●投資數年後,將家鄉的親戚五十叫過來全員集合,開始販賣廉價的中國製品,企圖控制當地的經濟。
●中國資方,無論是個人或企業,皆缺乏法律意識,違反商業道德。
●無法與當地社會保持良好關係,也不關心當地的風俗習慣。
●有管理粗暴,輕蔑當地員工的傾向
■中國官方因應之道
對於上述種種現狀,中國政府也絕不是束手不管。
就在去年年底負責海外華人・華僑事物的中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提出標題為《樹立華僑華人文明形象專題調研》的報告書,這是敲響出境海外的中國人的警鐘。
該報告指出,目前海外僑胞遭受形象「危機」最嚴重的是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及南非等較發達國家,這些國家新華僑華人較多,有關華社負面報道不斷,華僑華人生存發展環境惡化。
該報告分析影響海外華人形象的其他三方面問題 :
一、是經濟領域的不規範競爭,成為影響海外僑胞文明形象最突出的問題。
部分人採取“灰色清關”、賄賂官員、偷稅漏稅、假冒偽劣、雇用黑工、開設地下錢莊、不講誠信等不正當競爭手段,對當地同業構成比較嚴重的沖擊,也加劇了華商與住在國政府和民眾的矛盾。
二、是文化差異、生活陋習成為影響海外僑胞文明形象的重要因素。
一些生活小節,比如在公共場所大呼小叫,登機時爭先恐後,對馬路上的紅燈視而不見,開快車,不遵守公共秩序,排隊插隊、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這些事即使人家不說,也是會讓自己臉紅的。
三、是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不夠。
一些僑胞過客心態嚴重,對住在國發生的事情不聞不問;但對參與和支持中國的活動,例如支持奧運會、抗震救災等活動十分踴躍,但有時在住在國舉辦相關活動時遍地都是中國國旗卻看不到一面住在國國旗,容易導致住在國和當地民眾的反感。
2009年7-9月間,中國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共同開展了「樹立海外中國公民文明形象宣傳月」活動。除了擴大海外安全宣傳、加大領事保護預警,該活動也旨在提升中國公民的海外形象,增加中國公民在世界範圍的受認可度。
此外,為展示海外僑胞新風采,樹立華僑華人「舉止文明、遵紀守法、講究誠信、關愛社會、團結和諧」的形象,推進和諧僑社建設,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從即日起聯合推出主題為“「新形象 新風采」的徵文活動,由中國新聞社和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具體承辦。
新聞參考
■ 人質事件與反中情緒的發酵
「菲律賓人目前對前往香港感到不安的,他會建議暫時延後到香港。」
這是菲律賓駐港總領事Cristobal8月29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說的話。
身為一國的外交官向本國人民要求自我克制「不妨暫緩訪港 」,這種事可非比尋常呀~
人質事件致香港市民群情激憤,8月29日香港反菲情緒一口氣爆發,逾8萬港民參加超黨派的大規模示威遊行。
遊行人群追悼8月23日在馬尼拉發生的巴士劫持事件中8名犧牲的香港人,並向菲律賓政府強烈要求查明事件的真相。
■ 港民和中國人的憤怒
這起不幸的巴士劫持事件,除了悲劇還是悲劇。
此次劫持事件中的門多薩,原本是一位在警界服務了數十年的「老幹部」、也曾獲選為「十大傑出警察」。
不久前,門多薩卻被警局辭退,理由是其暗中幫助毒販並收受賄賂。
「肥水之源」被斷後,心理失衡的他最終走上了為了恢複警察肥缺不惜綁架殺人的不歸路。
只是,犧牲的卻是無辜的的香港市民。
這個人質事件,不僅是香港,連祖國同胞=中國人也動怒了。
他們集中火力批判菲律賓治安當局手法拙劣。
根據wiki的記錄,槍手在旅遊巴士上收看電視得知弟弟格利哥里奧及所有家人被捕,情緒轉趨激動,於是開始對人質亂槍掃射。
事件以悲劇收場後,菲律賓警官和女學生在這輛傷心巴士前「拍照留念」的短路行徑被刊登到網路上,在菲華人痛批冷血,這也讓中國人的憤怒達到了頂點。
■ 中菲兩國互憎情緒 加速增溫中
8月23日香港當局對菲律賓發出黑色旅遊警告,這意味著香港所有赴菲旅遊團將取消。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馬尼拉人質事件兇手的棺木,被蓋上菲律賓國旗。
該事件後的小插曲,成龍因言獲罵 澄清人質事件言論並道歉 ,從中窺出港民的反菲情緒以沸騰到了極點。
此外,香港電視台製播了此次港康泰旅行團馬尼拉遭魔警脅持的「車廂悲劇實況大公開」話,
重現「魔警剎那 瘋車廂變屠房」的血腥畫面,更加劇中國人的反菲情緒。
菲律賓政府承認有疏失,菲律賓總統貝尼諾.艾奎諾3世(Benigno Aquino)對馬尼拉人質事件中遇害的8名香港遊客家屬,表達哀悼之意。
儘管如此並無法平息中國人的憤怒,中國網民持續砲火猛烈批判菲律賓。事件影響所及:質事件影響 6成受訪中國人:此生不赴菲
相對的,菲律賓網民的「反中情緒」也開始蔓延。
據說目前有超過10萬名的菲律賓女性在香港當菲傭,她們說「香港人像奴隸一樣地對待菲傭」。
馬尼拉生還者說: 以奴隸主姿態責備菲傭讓人心驚
飄洋過海吃頭路是菲律賓女性重要的收入來源。
菲律賓網民公開斥責部分港民因人質事件辭退了菲傭,證明中國人是「頭腦狹隘」,而且有「種族歧視」。
還有人指中國抗議槍手的棺木蓋上國旗是對菲律賓的「干涉內政」。
現在仇視華人的情緒開始浮現,也引起了菲律賓華人社區的警覺。
菲律賓挾持人質慘劇後,部份港人仇菲情緒持續升溫,而菲律賓當地華人則擔心菲國將爆發排華情緒。
■全世界的反中情緒正在蔓延中
不僅僅在菲律賓,對中國來說問題更嚴重的是,這樣的反中現象近幾年可說已在全球遍地開花。反中情緒,再也不是日本和韓國的專利。
以鄰國越南為例,根據最近的報道,中國男性和越南女性的國際婚姻,在越南成了新的社會問題。
因適婚年齡的女性人數壓倒性地不足,於是仲介「越南新娘」在中國也成了一項新興行業。
實際上,在越南搞婚姻仲介的中國掮客被逮捕的案例好像也不少。
這也激起越南人對中國人的不滿情緒;中國人則在網絡上批判「越南人不知感恩」。
到越南相親去! 實錄大陸“尋妻客”求偶過程
■反中情緒持續延燒
反中情緒特別明顯的例子,反而不是韓國、越南這些鄰近國家,而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非洲巴布亞新幾內亞、歐洲等地,因為隨著中國在這些區域投資的規模擴大,也將大量的中國人送進這些區域。
胡錦濤剛走 尚比亞:中國人在這裏已不受歡迎!
德國大學排華海報背後的中國留學生素質問題反思
意華人命案頻發謹防排華情緒升級
西班牙現排華標語
非洲人說:不想看到中國人!
中国人なんか見たくない!中国、 アフリカ進出の実態
尚比亞遭中國人奴隸般的對待!
「奴隷なみの扱い」中国への反発高まるザンビア
對於持續增加中的中國移民,俄羅斯人有半數感到厭惡!
<調査>増え続ける中国人移民、半数が「嫌悪感」—ロシア
「為何不尊重當地文化?」中國人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惹人厭!
パプアニューギニアで嫌われる中国人、「なぜ現地の文化を尊重しないのか」—米誌
呼籲香港同胞理智冷靜,也呼籲菲律賓方面冷靜理性,不要被人利用,劫匪綁架香港遊客事件,是孤立的事件,如果因為雙方群眾的不理性行為,上升到國與國的對抗,則不是兩國民眾願意看到的。
菲律賓就是一個混亂的國家,國內腐敗透頂,劫匪是個高級督察,沒準兒也是掌握著國內高層腐敗的證據,才被滅口的。
這次的菲 律賓劫持人質的流血事件可能也會成為美國利用的工具,現在香港仇視菲律賓和菲律賓反華情緒的蔓延,極有可能就是美國人的傑作。
因此勸香港同胞冷靜,也呼籲菲律賓朋友理智,相信雙方政府能夠處理好這個問題,不要上了別人的當。
摘錄上面這段文字,是中國官方對菲律賓人質事件的態度。
「菲律賓就是一個混亂的國家」
「若讓菲律賓反華情緒蔓延,極有可能就是美國人的傑作」
至於香港遊客是劫持人質者隨機選取的標靶?還是深處潛藏的反華因子的發酵?
若不認真思考事件真正的起因,反而將悲劇性的因果推卸到別人身上,那麼就像「郝會花膿包」的「簡單疏失」一樣,「反中、嫌中情緒」今後還會在世界各地持續延燒吧。
Sinophobia
Sinophobia (from Ancient Greek Sinae "the Chinese" + Ancient Greek φόβος -phobos, "fear") or anti-Chinese sentiment is the fear of or dislike of China, its people, or its cultur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